一、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淋巴结肿大常见3种情况:
①良性肿大。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②恶性肿大。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
③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淋巴结肿大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时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4、.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二、为什么淋巴结会肿大
你好!淋巴结肿大的是一种应激反应,就是说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就是卫士一样,当有异常情况或受到外界(病毒,细菌或自身的异常变异细胞)因素作用下,就是发生免疫反应,淋巴结会产生大量免疫细胞进行消失“敌人”(异常的细胞或病菌),从而发生淋巴结增大现象(是一种应激反应性的增大),这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本能反应. 那么就是说发生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是有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起肿大,其它就是自身的异常细胞(即肿瘤的发生)而引起淋巴结肿大.
因此具体是哪一种原因,必须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特点,才能进行判断,并根据相应的检查来确定诊断.有时身体的免疫力强,那么有一些感染很快被身体免疫功能消失,那么也可以查不出原因,一般6个月之后淋巴结多会明显缩小或几乎恢复到正常大小.
如果你现在没有什么症状,已经35个多月了,那么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再观察一段时间,多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如果病变没有得到控制,那么淋巴结会逐渐增大或出现更多的症状的.只是建议做一下血常规化验检查,观察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比例情况,对判断病情有很大帮助的.
上述分析和指导意见供你参考,希望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三、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
淋巴结是身体的重要器官,它在体内分布很广泛。当身体的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在身体患急性肿瘤时,也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常见淋巴结肿大主要有以下原因:细菌感染如口腔、腭、扁桃体、面部等处的急性疾病,常引起淋巴结肿大,这种淋巴结的质地柔软,可活动,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病毒感染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很有特点的是风疹,常引起枕后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多见。有的会破溃,在临床上有时与淋巴瘤难以鉴别,确诊的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癌这种淋巴结很硬,无压痛,不活动,胃癌、食道癌患者,可经常触摸到锁骨上的小淋巴结;对乳腺癌患者要经常触摸腋下淋巴结,以判断是否有转移。白血病该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外,还表现为病人的贫血貌、持续发热等。
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因此尚有一些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等部位的损害。淋巴结的肿大还可见于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过敏反应性疾病及蚊虫的蜇咬伤等。
所以,对淋巴结肿大应有一定的认识,减少疑虑,最好去正规医院请医生诊治。
四、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正常人约有300~600个淋巴结,沿淋巴管于身体凹陷及隐蔽处的血管周围群聚分布,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滑车上、□窝、腹膜后、肺门及肝门区等。淋巴结为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直径0.1~2.5cm,正常时质软、光滑、无触痛、能移动,除颌下、腋下及腹股沟偶能触及1~2个外,一般不易触及。淋巴结肿大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由于各组淋巴结位置相对比较恒定,接受来自一定部位和一定器官的淋巴管,故淋巴结肿大能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发病机理 淋巴结是淋巴网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抗体和过滤淋巴液的作用。当机体某部位或某器官受到外伤或感染时,进入淋巴液的细菌、毒素、异物等到达局部淋巴结,可被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此时,淋巴结的机能增强,在细菌、毒素、异物等抗原的刺激下,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可迅速增殖,加上淋巴结的充血、渗出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导致淋巴结肿大。转移到相应淋巴结的癌细胞也可由于过滤机制被阻截,并在其内浸润增殖,引起淋巴结肿大。当局部淋巴结不能有效地阻截或清除上述入侵物时,感染或癌肿将循淋巴结导流方向蔓延至下一组淋巴结,使之也出现肿大,或感染和癌肿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播散。
分类 据病因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肿瘤性包括淋巴系统的原发肿瘤和淋巴结的转移性肿瘤。非肿瘤性包括感染、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等。一般根据病程将淋巴结肿大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淋巴结肿大有:急性单纯性淋巴结炎、病毒性感染(风疹、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猫抓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立克次氏体感染(恙虫病)、特殊细菌性感染(布鲁斯氏杆菌病、腺菌病、腺鼠疫、软下疳)、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原虫感染(弓形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热、血清热)、毒蛇咬伤。
慢性淋巴结肿大有:慢性感染性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丝虫病、黑热病、梅毒)、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局部淋巴结的恶性肿瘤转移)、未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结节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 G重链病、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诊断和临床意义 根据病史,常能提供诊断线索。如急性淋巴结肿大多为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所致,常合并发热等其他症状。慢性肿大多见于淋巴结结核、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浅表部位肿大的淋巴结易于触及。触诊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以免遗漏,并要注意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量、大小、有无压痛、硬度、游离或互相粘连成团块,移动或与基底粘连,表面皮肤有无红肿等。全身多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某些全身性感染(如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结缔组织病等。由于淋巴引流按一定方向进行,故局限于某一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更具诊断价值,如颌下淋巴结肿痛常起因于口咽部的感染;乳腺癌易向腋下淋巴结转移;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为胃癌的转移。急性感染所致的淋巴结肿大,由于淋巴结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故有明显压痛及自发痛。相反,肿瘤性淋巴结肿大除增长过快外,多无压痛。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往往质地较硬,如肿瘤组织穿破淋巴结被膜,可侵袭邻近淋巴结及周围组织,引起淋巴结彼此粘连成团或与周围组织粘着固定。
炎症性淋巴结肿大常伴有表皮红肿及灼热感,若出现化脓,可有波动感。淋巴结结核可破溃形成瘘管。
深部或内脏淋巴结肿大除原发疾病症状以及肿大淋巴结引起的压迫症状外,一般不易发现。胸部的淋巴结肿大可由X射线摄片证实,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可借助于B型超声波及CT检查等。
确定淋巴结肿大后,要进一步确定引起肿大的原因。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常提示细菌性感染。周围血中有较多异常淋巴细胞及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增高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帮助。骨髓穿刺检查对确诊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有重要价值。淋巴结穿刺、涂片及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
淋巴结肿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及预后的判断也有帮助。如外科大夫往往要根据有否淋巴结转移来决定乳腺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对部位较局限的恶性淋巴瘤以放疗为主,而对波及全身多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则以联合化疗为主;淋巴结结核经药物治疗淋巴结缩小表明治疗有效,反之,表明药物剂量不足或细菌耐药;恶性肿瘤出现远处淋巴结转移多属晚期,预后不佳。